找到相关内容36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参加内观禅有什么好处?

    、人类的心灵是苦的。为了财色名食睡,为了儿女,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的痛苦烦恼。我们人的种种痛苦的根源都来自于一个“贪”,而贪又从哪来呢?是因为一个“我执”,那么修习内观禅就能断掉我执,从根本上断除贪,断...

    莲心

    |内观|内观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11282235828.html
  • 最早的汉文佛经《四十二章经》

    却很生动活泼,尤其是经常使用各种比喻,增加了论述的说服力.例如经中说:人贪求财色,就好象小孩舔刀刃上的蜜糖。刀刃上的那一点点蜜,并不足以让人感到多少甜味,但却可能割破你的舌头,又说恶人害贤人,就好比是...

    方广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153313.html
  • 净空法师:遵守注解

    的烦恼习气,放下自己的业障,才能有一点点智慧,那一点智慧会起作用。所以,凡夫修行不能成就,都是被五欲(财色名食睡)害了,只要心里还有五欲的念头,就无法悟入。因为起心动念是你自己的烦恼习气在主宰,学习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0353387.html
  • 佛理感悟:美丽的危险

    知足之人,虽贫而富。”  最令人警惕的是《四十二章经》里说:“财色之于人,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,不足一食之美,然有截舌之患也。”——可叹的是,在这个世界上多的是身处于危险还自以为美丽的人,知道美丽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2254268.html
  • 如何创造自己及社团的未来美景

    了解业力为什么能戏弄我们,因为人大多是愚痴的,受到外界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和内在贪嗔痴的诱惑,而随著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验产生的妄念所支配,并且必须接受此项行为的果报。这就是一般人之所称的命运。  佛教讲...

    王 文 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1466192.html
  • 双峰晚钟

    更清幽”后写着:“神拳不破痴迷膜,欲海难求大愿舟。财色奸邪犹醉梦,赐他一棒猛回头。”  真是:棒击吆喝逐榕水,钟韵乐境聚双峰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13366254.html
  • 《四十二章经》的思想主旨及启示

    自己和他人在生活层面上都得到圆满交会的禅悦。  人只有在布施之后,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。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。  三、远离财色断欲绝求  经言: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地狱五条根。财色、贪欲是障道的根本,也是迷途众生最为执持难舍的。鉴于财色之过患,佛陀在戒律和各种典籍中都反复论述到这一问题。  佛陀在《四十二章经》第三章《割爱去贪》一文中云:剃除须发而为沙门,受道法者,去世资财,乞求取足。日中一食,树下一...

    远 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94066757.html
  • 莫为境转

    莫为境转  刘承符  境是环境,外在的一切万事万物,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以及财色名食睡五欲。这些东西都是人人所喜欢的。就现况说,社会上一切繁华景象都是引人堕落的媒介。人的心中有烦恼,遇到外界的引诱,很容易背觉合尘,愈陷愈深。青年男女初入社会,看到现状,以为社会就是这个样子,只能随着它走,自己作不了主,也没有辨别的能力。他们如果不为非作歹,已经算是好样的了,若是叫他们不贪图世间享受,精进修道,千百...

    刘承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1467178.html
  • 用平常心成为自在的人

    现实、了知空性的心。  三、成自在人。成自在人就是让我们成为不为生死烦恼所系缚的人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由于在到财色名食睡等欲望方面的支使下,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沉溺在烦恼的深渊里,欲出无能,欲休不止,心被环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0967364.html
  • 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《四十二章经》

    活泼,尤其是经常使用各种比喻,增加了论述的说服力。例如经中说:人贪求财色,就好象小孩舔刀刃上的蜜糖。刀刃上的那一点点蜜,并不足以让人感到多少甜味,但却可能割破你的舌头,又说恶人害贤人,就好比是仰天吐...

    方广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0973423.html